功能主治:可用于预防同种肾移植病人的排斥反应,及治疗难治性排斥反应,吗替麦考酚酯片可与环孢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同时应用。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吗替麦考酚酯。 |
咪唑立宾 |
|
生产企业 |
湖南华纳大药厂有限公司 |
Asahi Kasei Pharma Corporation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20070280 |
H20140244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可用于预防同种肾移植病人的排斥反应,及治疗难治性排斥反应,吗替麦考酚酯片可与环孢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同时应用。 |
抑制肾移植时的排异反应。 |
|
用法用量 |
预防排斥剂量,应于移植72小时内开始服用。肾移植病人服用推荐剂量为1克一天两次(... |
初用量为2-3 mg/kg体重/日,维持量为1-3 mg/kg体重/日,分1-3... |
|
副作用 |
主要不良反应包括腹泻、白细胞减少,脓毒症和呕吐,还有频繁的某些类型的感染。 |
副作用可能包括:恶心、呕吐、腹泻、头痛、皮疹、肝功能异常、白细胞减少、贫血等。 |
|
禁忌 |
|
|
|
成分 |
可用于预防同种肾移植病人的排斥反应,及治疗难治性排斥反应,吗替麦考酚酯片可与环孢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同时应用。 |
抑制肾移植时的排异反应。 |
|
药理作用 |
口服后迅速大量吸收,并代谢为活性成分MPA。口服平均生物利用度为静脉注射的94%(根据MPA曲线下面积)。口服后在循环中测不出MMF。肾移植病人口服MMF,其吸收不受食物影响,但进食后血MPA最大浓度(Cmax)将降低40%。由于肝肠循环作用,服药后6—12小时将出现第二个血浆MPA浓度高峰,与消胆胺(4克,一天三次)同时服用将使MPA曲线下面积减少约40%,表明MPA通过肝肠循环的量很多。在临床有效浓度下, 97%的MPA与血浆白蛋白结合。MPA主要通过葡萄糖醛酸转移酶,代谢成MPA的酚化葡萄糖苷糖(MPAG), MPAG无药理活性。MMF代谢以后有极少量MPA( |
本药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用各种哺乳动物由来培养细胞进行的体外实验证实,可抑制淋巴系统细胞增殖。用狗及人周围血淋巴细胞进行体外实验证实,可抑制各种有丝分裂所引起的母细胞化反应。用绵羊红细胞免疫家兔的实验证实,可抑制初次应答及二次应答的抗体产生。狗肾移植时,能延长移植物的存活时间。本药可竞争性地抑制嘌呤合成系统中的肌苷酸至鸟苷酸途径而抑制核酸合成,但不摄入高分子核酸中(体外)。 |
|
注意事项 |
接受免疫抑制疗法的病人常采用联合用药方式,服用吗替麦考酚酯片作为联合应用免疫抑制药物时,有增加淋巴瘤和其他恶性肿瘤(特别是皮肤癌)发生的危险。这一危险与免疫抑制的强度和持续时间有关,而不是与某一特定药物有关。免疫系统的过度抑制也可能对感染的易感性增加。 |
副作用可能包括:恶心、呕吐、腹泻、头痛、皮疹、肝功能异常、白细胞减少、贫血等。 |